
去千燈,是因為它那奇特的名字,是有無數千年的古燈,或是蘊含著一個動人的歷史故事,還是和燈有著某種不解之緣……?
千燈舊稱千墩。據清陳元模著《淞南志》載,昆山縣東南36里,川鄉有水曰千墩浦,蓋淞江自吳門東下至此,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,故名千墩。清宣統二年(1910年),易名茜墩,其來歷傳說有二:一謂文人雅稱;一謂因墩上長滿茜草之故。1966年4月,經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準,改名千燈迄今。
千燈位于長江三角洲,隸屬江蘇省昆山市,面積84平方公里,人口12萬,其中本地人口5萬,外來人口7萬。她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。東接上海青浦區,距上海虹橋機場30公里;西鄰蘇州,離蘇州市中心35公里。
千燈古鎮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,文化底蘊深厚,不僅是昆曲鼻祖顧堅的故里,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愛國學者顧炎武的故鄉。境內至盡仍保留著“水陸并行、河街相連”的棋盤式格局和水巷、河埠、廊坊、庭院的江南水鄉古鎮風貌。古鎮尚存華東地區最長的石板街、一千五百年歷史的秦峰塔、傳說中秦始皇東巡時到過的延福寺古剎、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典當鋪等古跡。

昆曲的發源地:千燈
昆曲發源地千燈,其創始人顧堅。
昆曲,自元代形成的昆山腔,發展到明代嘉隆時期,經魏良輔十年改革而成新腔,及至梁辰魚新編《浣紗記》,因曲調幽雅婉轉,唱詞典雅華麗,稱“水磨腔”,好象古代水磨漆器,水磨糯米粉一樣細膩軟糯。風靡全國六百個春秋,被譽為“百戲之祖”。
昆曲《牡丹亭》原名《還魂記》。傳記劇本寫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和侍女春香游園后打盹,夢中與書生柳夢梅一見鐘情。夢醒后憂思成疾而死,埋在牡丹亭旁的老梅樹下,三年后柳求功名,路過南安,生病留住,在園中拾得杜麗娘自畫像,深為愛慕,樹下挖起女棺,麗娘感而還魂復生,終結夫妻。
《牡丹亭》作者是江西臨州人湯顯祖,同時代的歐洲戲劇大師莎士比亞,也創作古典歌劇,兩人都編寫以浪漫反封建爭取自由愛情為題材的戲劇大師,這兩顆東西各一方的藝壇巨星,恰都在公元1616年同時隕落去世,令人驚嘆。
走在千燈古鎮那條據說是全江蘇最長的石板街上,聽兩邊老房子里傳出委婉細膩的昆曲曲調,讓人忽然想到,要把昆腔和千燈聯系起來。
千燈浦是一條筆直的河道,兩岸高低錯落白墻黑瓦的房子本來就很有水鄉特色,更難得的是千燈浦的來歷并不再牽扯什么名人,而是和吳越征戰時的普通將士有關。甚至鎮名千燈,最初也來源于千墩,而所謂千墩就是指吳凇江畔的第一千個土墩,每一個土墩下埋葬著多少將士,埋藏著多少故事已無人知曉,而整整一段吳越征戰的歷史卻隨著千燈浦的流水一直流淌到今天。
千燈浦上最可看的是一些橋,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座建于明清時期的拱形環龍石橋。而千燈浦的兩岸,一邊是高低錯落的江南民居,一邊是供人休息的廊棚,從廊棚這邊看河上的石橋、房子和鶴立于民居之間的秦峰塔可以找到最好的觀看和拍攝角度。
大橋與大河
走慣了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,也許會看不懂千燈古鎮的“大橋與大河”——也許正是這大橋與大河才能孕育出像顧炎武這樣的大戶人家出來吧。在10余華里的市河千燈浦上,一共有7座大拱橋,有趣的是每座大橋的側畔總是點綴著一座玲瓏剔透的小石橋,譬如千燈橋側有香花橋,凝薰橋旁有蔣涇橋……小橋匍在大橋下,猶如兒女依偎在母親膝下般溫順,真是逗人喜愛。還有鎮南的吳家橋和陶家橋,橋畔小石橋仰望慈顏,頗顯孝順之趣。
秦峰塔與千年古剎延福寺遙遙相望。
“美人”秦峰塔
自打邁入古鎮的牌樓,就能遠遠望到一座“搶眼”的高塔。來到塔前,才得知它就是千燈的“鎮標”——秦峰塔。沿著塔內窄而陡的木扶梯,拾級登上塔頂,一陣風穿門而過,把我吹得“跌跌沖沖”,抓緊欄桿眺望遠方,千燈古鎮便盡收眼底了。耳畔恍惚響起叮鈴、叮鈴的風鈴聲,就像曾經上;鼞蚶铩敖疴徦、塔金鈴”那感覺,親切又和諧。
走進“典當里”
北大街上坐落著一群古老的明清建筑,四進“亞”字形的走馬樓,人稱“典當里”,是明代徽商余氏家族留下的。走進去便是曾在電視中看到的標準的當鋪樣子,蠟制的老板好像正在和一個窮小子討價還價,“蟲吃鼠咬,光板沒毛,舊衣破棉襖一件”的回聲仿佛依稀可聞。朝里便是著名的立三堂,堂內有幾幅經典的對聯,能夠讓人理解從安徽來到千燈,從商場步入官場和文壇的余氏家族所走過的坎坷之路。
南大街聽昆曲
鎮上的南大街可謂是一條不折不扣的文化街,在棋盤街上仍然還有一家用傳統手藝做龍須面的店鋪,不過,這里最閃光的莫過于昆曲的創始者——顧堅的紀念館,隨著“百戲之祖”昆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,該戲曲的創始人顧堅也開始為世人熟知。此外,顧堅紀念館底樓還布置有昆曲小舞臺,宜品茗、宜演奏昆曲、宜演奏江南絲竹、宜演奏蘇州評彈,真是好不愜意。
石板路
北大街石板路
千燈古鎮的石板街,初看并不起眼,但細細品味的話卻發現,這條形似蜈蚣,南北貫穿古鎮的南宋古街還真有點“花頭”。石板最長的也不足兩米,街道看上去異常狹窄,與明清式房屋的高墻高檐巧妙的構成“一線天”,我看住在對門的兩戶人家便可以牽牽手、傳傳物了。
交通
火車:上海至昆山——昆山汽車站轉乘巴士到千燈。
汽車:金陵路普安路乘滬青專線(9元空調車,1.5小時)——昆山汽車站乘直達千燈的中巴(6元,40分鐘)。
住宿:千燈鎮上有許多賓館,價格在80—120之間,還可還價,設施較全,也挺干凈,出門便是“華聯超市”,購物方便。網上介紹的“千燈旅館”在景區里,價格是便宜,但像是八十年代的舊學校改建的。
特產:奧灶面,在老街上有一家店,吃了爆魚和排骨兩種味道的,湯很特別,鮮鮮的,濃油醬赤卻不油膩,面細細的,有點發黃,口感滑爽。景區、超市都有賣的,1.40元/袋,40元/箱。
景點票價
古鎮景點:進入千燈古鎮不需門票,進入景點需購買聯票,聯票價格為30元/人,部分景點可以單獨售票,如:世界第一大玉臥佛,門票價格為10元/人。
生態景點:進入生態游各景點不收門票,價格與需服務的內容相關,如采摘、食宿等
|